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课程代码:04229) 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0-06-05 14:41:18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查看: 1378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 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总论
1.1基本建设与建筑业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第2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
2.1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2.2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2.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2.4复利公式的应用
第3章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3.1项目方案的评价方法
3.2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3.3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3.4效益费用分析
3.5国民经济评价
3.6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3.7建设项目后评价
第4章 价值工程
4.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4.2价值工程的实施
第5章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5.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
5.4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第6章 预测与决策技术
6.1预测技术
6.2决策技术
第7章 工程建设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7.1工程建设施工招标
7.2工程建设施工投标
7.3投标报价
7.4建设工程合同
7.5工程施工索赔
第8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8.1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8.2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8.3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第9章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9.1建筑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
9.2成本计划
9.3成本控制
9.4成本核算
第10章 生产要素管理
10.1劳动力管理
10.2材料管理
10.3机械设备管理
10.4技术管理
10.5资金管理
第11章 技术创新
11.1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11.2技术创新的程序
11.3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11.4技术创新实务
第12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2.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12.2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项目决策分析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具有初步的项目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经济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熟悉和掌握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经济观点,具备项目决策分析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经济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它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设监理导论》、《建设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等课程均有较密切的联系。
教材的第2、3、6、10章是考核重点章,第1、4、5、12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8、9、11章是考核一般章。由于有独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第7章不做考核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 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本建设的概念和内容;理解基本建设的作用;掌握基本建设的分类;了解建筑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理解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理解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学;理解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熟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掌握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和折旧费的计算。
二、课程内容
1.1基本建设与建筑业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的内容;基本建设的作用;基本建设的分类;建筑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2.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工程项目管理学。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固定资产折旧。
四、考核要求
(一)基本建设与建筑业
识记: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的内容;基本建设的分类。
领会:建筑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基本建设的作用。
简单应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识记: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领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工程项目管理学。
(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识记: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领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
简单应用:固定资产折旧。
第2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熟悉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掌握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掌握等值的概念;理解资金的机会成本;熟悉现金流量图;掌握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参数;熟悉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掌握复利公式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2.1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2.2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2.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2.4复利公式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等值的概念;资金的机会成本。
2.现金流量图;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参数;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复利公式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识记: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等值的概念;资金的机会成本。
领会: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
简单应用: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二)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识记: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参数。
领会:现金流量图。
简单应用: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公式。
(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领会: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综合应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四)复利公式的应用
综合应用:复利公式的应用。
第3章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熟悉备选方案及其类型;掌握互斥方案和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了解混合型方案选择和相关型方案选择;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熟悉敏感性分析的步骤;理解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具体应用;了解影子价格及其确定;熟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掌握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熟悉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项目和工业建筑项目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熟悉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涵义、特点;掌握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3.1项目方案的评价方法
3.2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3.3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3.4效益费用分析
3.5国民经济评价
3.6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3.7建设项目后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静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
2.备选方案及其类型;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混合型方案选择;相关型方案选择。
3.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
4.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概念;效益费用分析的具体应用。
5.影子价格及其确定;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6.评价方法概述;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工业建筑项目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7.建设项目后评价概述;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项目方案的评价方法
简单应用:静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
(二)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识记:备选方案及其类型。
领会:混合型方案选择;相关型方案选择。
综合应用: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三)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领会:敏感性分析。
综合应用:盈亏平衡分析法。
(四)效益费用分析
识记: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概念。
综合应用:效益费用分析的具体应用。
(五)国民经济评价
识记:影子价格及其确定。
领会: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六)设计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识记:评价方法概述。
综合应用: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工业建筑项目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七)建设项目后评价
识记:建设项目后评价概述。
领会: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第4章 价值工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价值工程的产生;掌握价值工程的含义;领会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与费用;掌握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和特点;掌握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了解信息资料的收集;掌握功能分析;熟悉制定改革方案;熟悉方案评估;掌握价值工程活动的成果评价。
二、课程内容
4.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4.2价值工程的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
1.价值工程的产生;价值工程的含义;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与费用;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价值工程的特点。
2.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信息资料的收集;功能分析;制定改革方案;方案评估;价值工程活动的成果评价。
四、考核要求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识记:价值工程的含义;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与费用。
领会:价值工程的产生;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价值工程的特点。
(二)价值工程的实施
识记: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领会:信息资料的收集;功能分析;制定改革方案。
简单应用:方案评估;价值工程活动的成果评价。
第5章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提出和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熟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了解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熟悉持续性评价的要点;理解项目持续性评价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5.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5.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
5.4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
4.持续性评价的要点;项目持续性评价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识记: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领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发展。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识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领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
领会: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
(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领会:持续性评价的要点;项目持续性评价的方法。
第6章 预测与决策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预测及其内容;掌握预测的特点、种类和程序;掌握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理解回归预测分析;掌握决策及其作用、决策的分类;熟悉确定型决策方法;掌握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掌握决策树法;
二、课程内容
6.1预测技术
6.2决策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预测及其内容;预测的特点、种类和程序;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回归预测分析。
2.决策及其作用;决策的分类;确定型决策方法;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四、考核要求
(一)预测技术
识记:预测及其内容;预测的特点、种类和程序。
简单应用:回归预测分析。
综合应用: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
(二)决策技术
识记:决策及其作用;决策的分类。
领会:确定型决策方法;
综合应用: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第7章 工程建设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由于有独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本章不做考核要求。
第8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概念;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熟悉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理解工作体系及其运转方式;熟悉常用的数据种类;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排列图、分层法、频数分布直方图、相关图、管理图。
二、课程内容
8.1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8.2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8.3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质量与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管理的发展。
2.工作体系及其运转方式。
3.常用的数据;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识记:质量与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领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管理的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识记:工作体系。
领会:工作体系的运转方式。
简单应用:工程合同管理。
(三)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识记:常用的数据。
简单应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排列图、分层法、频数分布直方图、相关图、管理图。
第9章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工程成本的概念和构成;熟悉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形式;掌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理解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掌握成本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理解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熟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及其实施;掌握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掌握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理解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掌握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明确项目成本核算框架;熟悉施工项目成本会计的帐表。
二、课程内容
9.1建筑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
9.2成本计划
9.3成本控制
9.4成本核算
三、考核知识点
1.建筑工程成本的概念和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形式;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2.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成本计划的内容;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3.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4.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项目成本核算的办法;项目成本核算框架;施工项目成本会计的帐表。
四、考核要求
(一)建筑工程成本的概念和构成
识记:建筑工程成本的概念和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形式。
领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二)成本计划
识记: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
领会: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简单应用:成本计划的内容。
(三)成本控制
识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领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简单应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四)成本核算
识记: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施工项目成本会计的帐表。
领会: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项目成本核算框架;项目成本核算的办法。
第10章 生产要素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熟悉劳务分包企业;理解劳动力的动态管理;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和供应;掌握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熟悉并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合理使用、保养与维修、改造和更新;熟悉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和分工;掌握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技术工作;掌握资金收入预测和资金支出预测;理解资金收入与支出的对比;掌握施工项目资金的筹措;熟悉施工项目资金管理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劳动力管理
10.2材料管理
10.3机械设备管理
10.4技术管理
10.5资金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1.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劳务分包企业;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2.工程材料的分类;工程材料的供应;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
3.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施工机械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4.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和分工;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管理制度;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工作。
5.资金收入预测;资金支出预测;资金收入与支出的对比;施工项目资金的筹措;施工项目资金管理要点。
四、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管理
识记:劳务分包企业。
领会: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综合应用: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二)材料管理
识记:工程材料的分类;工程材料的供应。
综合应用: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
(三)机械设备管理
识记: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领会:施工机械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综合应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四)技术管理
识记: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和分工。
领会: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管理制度。
简单应用: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工作。
(五)资金管理
识记:资金收入预测;资金支出预测;施工项目资金管理要点。
领会:资金收入与支出的对比。
简单应用:施工项目资金的筹措。
第11章 技术创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技术创新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技术创新与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类型;熟悉技术创新程序的解释性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交互模型、链环模型;掌握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及其特点;熟悉战略选择的基本步骤;理解技术创新概念的产生;熟悉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信息;理解技术创新实施;掌握技术创新工作的管理;
二、课程内容
11.1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11.2技术创新的程序
11.3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11.4技术创新实务
三、考核知识点
1.技术创新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技术创新与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技术创新的特点;技术创新的类型。
2.技术创新程序的解释性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交互模型、链环模型。
3.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及其特点;战略选择的基本步骤。
4.技术创新概念的产生;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工作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识记:技术创新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技术创新的特点;技术创新的类型。
领会:技术创新与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二)技术创新的程序
识记:技术创新的程序。
领会:技术创新程序的解释性模型:线性模型、交互模型、链环模型。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识记: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及其特点。
领会:战略选择的基本步骤。
(四)技术创新实务
识记:技术创新概念的产生;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信息。
领会:技术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工作的管理。
第12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掌握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熟悉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熟悉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掌握风险管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
12.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12.2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2.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风险管理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识记: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领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二)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领会: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
简单应用:风险管理方法。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教材里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李慧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为了达到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和深刻领会概念实质,掌握基本计算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学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各章重点内容精读、细读,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反复阅读,逐步理解和掌握,并能正确地运用。
(3)在学完每一章节后,应对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写出读书笔记,以利于复习、巩固。
本课程共5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针对教材重点章(第2、3、6、10章)、次重点章(第1、4、5、12章)和一般章(第8、9、11章)的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分别不少于6、8、6、6、3、4、4、3、3、3、2,即总学时不少于48。
2.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明确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避免自学中的各种偏差,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3.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学生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2.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
3.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要求考生能识别和记忆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公式、原则、重要结论、方法、步骤、特征和特点等)。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读。识记是低层次要求。
(2)领会:要求考生能领悟和理解大纲中规定的有关考核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解释、说明和论述。领会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3)简单应用:指能运用大纲中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如简单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
(4)综合应用:指能运用大纲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如计算、绘图、方案编制等。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时可携带不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易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
6.本课程考试题型有4种,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规定。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设年利率为12%,现有存款额为100元,期限一年,若按一年四次计息,按复利计算年末的本利和是( )元。
A.112 B.112.68 C.112.55 D.113.22
二、填空题
1.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一次性管理,这是由工程项目的 特征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四、计算题
1.某公路工程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甲方案初始投资400万元,每年维护费20万元,每年可使地方事业增加效益125万元;乙方案初始投资600万元,每年维护费12万元, 每年可使地方事业增加效益160万元。设寿命按20年计算,利率为8%。试用效益费用法比较两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