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代码:03518)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1-10-22 10:51:54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69435

目 录
Ⅰ 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论
-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 特殊儿童与心理健康教育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论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
- 心理教育法
- 心理咨询(治疗)法
- 行为矫正法
- 家庭疗法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
- 游戏疗法
- 箱庭疗法
- 艺术疗法
- 感觉统合疗法
-
器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发展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
- 超常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单亲、离异、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Ⅳ 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和显著的差异性。这个特殊群体,因此也构成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广阔领域。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理解一般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同时,相应地也需要了解一些特殊群体成员的不同于正常人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反应。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这门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门类,主要对童年期特殊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由于要论及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这门课程是一门偏向应用的课程,在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为各种主要类型的特殊儿童的突出心理特征做出准确的描述,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和康复训练的方法。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置的一般目的,在于使考生在掌握心理学一般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特殊儿童”的一般概念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培养考生必备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应的职业技能;提高考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更好地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的措施。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考生将:
- 初步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理论;
- 掌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 重点了解主要几类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第五章 器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发展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第八章 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课程的次要章节:第三章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第四章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
本课程的一般章节:第一章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论、第二章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以及目标、内容和原则
- 深刻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二、课程内容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概述
2. 心理健康教育
(二)特殊儿童与心理健康教育
1. 特殊儿童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2.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3.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 对策探讨
三、考核知识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及其目标、内容和原则。
四、考核要求
识记:心理健康概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要、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及其心理发展特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简单应用:对策探讨。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正确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
-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 深刻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体系。
二、课程内容
(一)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
- 特殊儿童存在观
- 特殊儿童发展观
- 特殊儿童教育系统观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论
- 模式概述
- 理论基础
- 模式探析
(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
- 多学科研究范式
- 复杂性科学原理
- 方法论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有效模式和方法论体系。
四、考核要求
识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论和方法论。
领会: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
简单应用: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社会学模式、系统模式。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深刻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广泛的应用价值;
- 掌握四种主要方法的特点和运用策略。
二、课程内容
-
心理教育法
- 认知改变法
- 榜样示范法
- 实际锻炼法
- 情感陶冶法
-
心理咨询(治疗)法
- 经典心理疗法
- 集体心理疗法
- 积极心理疗法
-
行为矫正法
- 行为矫正法简介
- 行为矫正法的种类及操作
- 行为矫正法的实践应用
-
家庭疗法
- 家庭疗法简介
- 家庭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 家庭疗法的实践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心理教育法、心理咨询(治疗)法、行为矫正法、家庭疗法四种主要方法的特点和运用策略。
四、考核要求
识记:行为矫正法简介,家庭疗法简介。
领会:认知改变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经典心理疗法,集体心理疗法,积极心理疗法;行为矫正法的种类及操作;家庭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简单应用:行为矫正法的实践应用,家庭疗法的实践应用。
-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主要的几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
- 掌握相关方法和技术的灵活、综合运用。
二、课程内容
-
游戏疗法
- 游戏疗法简介
- 游戏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 游戏疗法的实践应用
-
箱庭疗法
- 箱庭疗法概述
- 箱庭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 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
- 箱庭疗法的实践应用
-
艺术疗法
- 艺术疗法概述
- 绘画疗法
- 音乐疗法
-
感觉统合疗法
-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 感觉刺激训练活动设计
- 感觉统合疗法的实践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 主要的几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
- 学会灵活、综合运用相关方法和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游戏疗法简介,箱庭疗法概述,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
领会:游戏疗法的理论与技术,箱庭疗法的理论与技术,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艺术疗法概述,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感觉统合疗法的理论与技术,感觉刺激训练活动设计。
简单应用:游戏疗法的实践应用,箱庭疗法的实践应用,感觉统合疗法的实践应用。
- 器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器官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心理问题;
- 深刻理解器官缺陷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掌握器官缺陷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和矫正策略。
二、课程内容
-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肢体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 肢体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三、考核知识点
- 器官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心理问题;
- 器官缺陷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器官缺陷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和矫正策略。
四、考核要求
领会: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简单应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综合应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肢体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肢体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发展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发展障碍儿童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 深刻理解发展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 掌握发展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和矫治策略。
二、课程内容
-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 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三、考核知识点
- 发展障碍儿童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 掌握发展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 学会发展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和矫治策略。
四、考核要求
领会: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动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简单应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多动症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综合应用: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超常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 深刻理解超常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掌握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教育的措施。
二、课程内容
-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
- 超常儿童及其心理特点
- 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 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超常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 超常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 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超常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
三、考核知识点
- 超常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 分析超常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掌握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教育的措施。
四、考核要求
识记:超常儿童及其心理特点。
领会: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超常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简单应用: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超常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
综合应用:超常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 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处境不利儿童的现状;
- 深刻理解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 掌握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措施。
二、课程内容
-
单亲、离异、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
- 留守、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
- 流浪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存状况
-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
- 处境不利儿童的现状;
- 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 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措施。
四、考核要求
识记: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存状况,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
领会: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简单应用: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考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文科类专业课程自学考试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运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何侃等著,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 自学方法的指导
-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该课内容涉及到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及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考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其重点。
- 熟记要求识记的专业名词和基本概念。
-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制定的学习参考书,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
-
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规定的内容,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
-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类比例一般分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每套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容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
4.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5.本课程考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述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Ⅳ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特殊儿童鉴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 )。
A.了解其特殊性 B.发现其残障程度 C.区分其类型 D了解其缺陷
2,社会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对天才的判断标准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类似的 D.相反的
二、判断改错题(指出划线部分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天才都是天生的。( )
2,智力障碍的鉴别必须要看其适应技能的发展水平如何。( )
三、简述题
- 简述鉴别学习障碍儿童的三个指标。
- 简述“口吃”的主要行为特征。
四、论述题
- 阐述智力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缺陷。
- 阐述情绪或行为紊乱的主要原因。
五、案例分析题
学校老师发现,一名刚入学不久的七岁儿童,与同龄孩子相比,各方面表现均比较差,经专业机构检查未发现显著的生理、医学方面的问题,智力测验结果表明智商(IQ)分数为72分,社会适应技能评定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适应不良。请问:根据上述资料,这名儿童是否能判断为智力障碍儿童?如果不是,应如何加强教育与训练?如果是,应以何种方式给以特殊教育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