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08413)自学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1-10-22 10:53:04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62589

目  录

  性质与设置目的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数据库系统概述
    1.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存模型
    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 数据库需求分析

  2.1 概述

  2.2 数据库需求调查

  2.3 数据字典

  2.4 信息分类与编码

  2.5 数据定义分析

  2.6 数据操纵分析

  2.7 数据完整性分析

  2.8 数据安全性分析

  2.9 并发处理分析

  2.10 数据库性能分析

  2.11 E-R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3.1 概述

  3.2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3 关系操作

  3.4 完整性设计

  3.5 安全性设计

  3.6 索引设计

  3.7 事务与并发控制

  3.8 E-R图转换

第四章 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4.1 SQL概述

  4.2 数据定义

  4.3 数据查询

  4.4 数据更新

  4.5 视图

  4.6数据控制

第五章 数据库实现

  5.1 概述

  5.2 主流 DBMS

  5.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第六章 数据库测试

  6.1 概述

  6.2 测试用例设计

  6.3 数据库模式测试

  6.4 数据库功能测试

  6.5 数据库性能测试

第八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8.1 概述

  8.2 数据库接口技术

第九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9.1 关系模型的规范化理论概述

  9.2 函数依赖及范式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题型举例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信息需要在控制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控制系统与企业综合自动化的其它部分之间进行传输、共享和处理。因此,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并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软件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为自动化的专业课,是应用为主的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与维护技术,为现代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为:

  1. 了解现在数据库技术的流行趋势和先进的知识;
  2. 初步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3. 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设计方法;
  4. 掌握一种流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编程技术;
  5. 重点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和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已经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最好已经掌握一种高级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本课程的重点:数据库设计(第三章)、数据库标准语言(第四章)、数据库测试(第六章);次重点:数据库的需求分析(第二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第八章);其它内容均属于一般章。本课程的难点:数据库设计(第三章)和数据库标准语言(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趋势

重点: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的概念。

难点:深刻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学习方法:看书、查资料

(二)课程内容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数据、数据类型、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基本概念,

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文件系统管理、关系型数据库

1.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存期模型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存期的概念及瀑布模型

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最新的数据库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存期模型

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考核要求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识记:(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2)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3)数据类型;

                (4)数据库的定义及其特点;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及其功能;

       2)领会:(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1)领会:(1)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存期模型

       1)领会:瀑布模型。

4.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1)领会:(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数据库需求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需求调查的概念、内容、步骤和要求,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重点:数据字典编写与DFD绘制、E-R模型的概念、关键字的概念和作用、E-R图绘制

难点: E-R图的绘制

学习方法:看书、学习例题

(二)课程内容

2.1概述

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内容、步骤、方法及工具

2.2 需求调查

需求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2.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

2.4 信息分类与编码

信息分类的标准、编码的主要方法

2.5 数据定义分析

基本概念

2.6 数据操纵分析

基本概念

2.7数据完整性分析

约束的定义和种类、关键字的定义和作用、关联的基本概念

2.8 数据安全性分析

数据的访问权限控制和加密方法

2.9 并发处理分析

基本概念

2.10 数据库性能分析

基本概念

2.11 E-R

E-R图的要素、绘制方法、设计步骤

(三)考核知识点

1.数据库需求分析概述

2.数据字典

3.信息分类与编码

4.数据定义分析、操纵分析、安全性分析及完整性分析

5.并发处理分析

6.数据库性能分析

7.E-R

(四)考核要求

1.数据库需求分析概述

       1)识记:(1)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定义;

       2)领会:(1)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内容、原则及步骤;

               (2)数据库需求调查的内容、原则及方法。

       3)简单应用:(1)数据库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2.数据字典

       1)识记:(1)数据字典的概念;

               (2)数据项的定义;

               (3)数据结构的含义;

               (4)数据流的含义;

               (5)数据存储的含义。

       2)领会:(1)数据字典编制的结构化方法。

3.信息分类与编码

       1)领会:(1)信息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信息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4.数据定义分析、操纵分析、安全性分析及完整性分析

       1)识记:(1)关键字的概念;

            (2)数据关联的分类;

                (3)数据安全的概念;

                (4)数据加密的基本思想。

   2)领会:(1)数据定义分析的任务;

                (2)数据操纵分析的主要内容;

               (3)数据完整性分析的含义;

                (4)针对数据访问权限的保护措施。

5.并发处理分析

1)识记:(1)并发处理分析的目的。

   2)领会:(1)并发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6.数据库性能分析

       1)领会:(1)数据库性能分析的任务。

7.E-R

       1)识记:(1)E-R图的基本概念。

   2)领会:(1)E-R图的基本元素与表示;

               (2)E-R图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步骤。

       3)简单应用:(1)E-R图的具体设计。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核心问题。本章学习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重点: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关系模型的概念

难点: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学习方法:看书、学习例题,多做练习题

(二)课程内容

3.1概述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步骤和方法

3.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的概念和作用

3.3关系操作

关系代数

3.4完整性设计

约束的种类及设计方法

3.5 安全性设计

数据访问权限的设计

3.6 索引的设计

索引的概念、种类和设计方法

3.7 事务与并发控制

事务的概念、并发控制的必要性和方法

3.8 E-R图转换

E-R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准则

(三)考核知识点

1.数据库设计概述

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关系操作

4.完整性设计

5.安全性设计

6.索引设计

7.事务与并发控制

8.E-R图转换

(四)考核要求

1.数据库设计概述

1)识记:(1)数据库设计的定义;

                (2)数据关联的分类;

               (3)数据安全的概念;

                (4)数据加密的基本思想。

2)领会:(1)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识记:(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的定义及组成。

                (3)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内容及其特点;

3.关系操作

1)识记:(1)关系操作的功能;

                (2)关系操作语言的分类;

                (3)关系代数运算的三要素。

4.完整性设计

1)识记:(1)数据完整性约束的内容。

2)领会:(1)数据库完整性设计的主要作用;

                (2)数据库完整性设计的原则。

5.安全性设计

1)识记:(1)数据库访问权限设计的分类;

       (2)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

2)领会:(1)加密算法的基本思想;

6.索引设计

1)识记:(1)索引的概念。

2)领会:(1)数据库索引设计的作用;

7.事务与并发控制

1)识记:(1)事务的特征。

2)领会:(1)并发机制的目的。

8.E-R图转换

    1)识记:(1)E-R图的组成要素。

    2)简单应用:(1)实体集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2)联系集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3)弱实体集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第四章 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结构化的查询语言—SQL

重点:SQL的查询功能,包括简单查询、连接查询、潜逃查询、组合查询

难点:嵌套查询

学习方法:看书掌握基本语法、学习例题、课后练习题

(二)课程内容

4.1 SQL的概述

SQL的功能、特点、与一般高级编程语言的区别

4.2数据定义

SQL用于数据定义的语法格式

4.3 数据查询

简单查询的语法格式

连接查询的语法格式

分组查询的语法格式

嵌套查询的语法格式

几何查询的语法格式

4.4 数据更新

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的语法格式

4.5 视图

视图的定义、作用、建立视图的语法格式

4.6 数据控制

数据访问权限设定的语法格式

(三)考核知识点

1、用SQL语句创建、删除表,定义主键及外键

2、SQL SELCT的基本语法、定位查询、结果排序、内置函数

3、子查询的基本语法

4、连接查询的基本语法、内连接与外连接

5、嵌套查询的基本语法

6、使用SQL语句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数据

  • 考核要求

1、用SQL语句创建、删除表,定义主键及外键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2、SQL SELCT的基本语法、定位查询、结果排序、内置函数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函数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3、嵌套查询的基本语法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4、连接查询的基本语法、内连接与外连接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内连接与外连接的区别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5、嵌套查询的基本语法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 (IN, NOT IN, ><=ANY, ALL,EXIST, NOT EXIST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6、使用SQL语句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数据

1)、识记:基本语句及语法

2)、简单应用:编写语句实现查询要求。

 

第五章 数据库实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主流DBMS系统

重点:掌握Microsoft SQL Sever 2005的使用方法

难点:Microsoft SQL Sever 2005的使用方法

    学习方法:看书、上机实践

(二)课程内容

5.1 概述

DBMS的发展和主流系统

5.2 主流DBMS

大、中、桌面型DBMS的适用环境和功能

5.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

1.Microsoft SQL Sever2005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SQL Server 2005的主要模块

(2)SQL Server 2005的各种版本的功能

2.领会:(1)SQL Server 2005的工作原理

3.综合应用:(1)Microsoft SQL Sever 2005查询分析器

(2)Microsoft SQL Sever 2005企业管理器

 

第六章 数据库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数据库的相关测试方法

重点:掌握数据库的模式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方法

难点:数据库的模式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方法的应用

     学习方法:看书、上机实践

(二)课程内容

6.1 概述

数据库测试的定义、原则、方法和步骤

6.2 测试用例设计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

6.3 数据库模式测试

测试数据库逻辑模式和外模式即基本表测试和视图测试的定义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6.4 数据库功能测试

通过测试用例运行数据库,以验证该数据库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安全性、并发处理等的测试。

6.5 数据库性能测试

数据库性能测试的概念、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1.白盒/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

2. 数据库的模式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数据库测试的定义、原则、方法和步骤

2.领会:(1)逻辑覆盖法

        (2)等价法划分法

3. 简单应用:(1)基本表数据结构测试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2)视图测试

4.综合应用:(1)数据库功能测试

(2)数据库性能测试

 

第八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

重点:掌握数据库的接口技术

难点:数据库接口技术的应用

     学习方法:看书、上机实践

(二)课程内容

8.1 概述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要求

8.2 数据库接口技术

ODBC、ADO、JDBC

(三)考核知识点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要求

2. 数据库接口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

2.领会:(1)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要求

3. 简单应用:(1)数据库接口技术:ODBC、ADO、JDBC

 

第九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理论

重点:理解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难点:掌握用上述三个范式分析所设计关系模型是否满足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

学习方法:看书、学习例题

(二)课程内容

9.1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概述

关系模式设计规范化的必要性

9.2 函数依赖

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概述

2.函数信赖及范式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概念

(2)函数信赖

(3)第一范式

(4)第二范式

(5)第三范式

2.领会:(1)设计关系模式应考虑的问题

(2)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必要性

   3、简单应用:(1)分析和判断关系模型是否满足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本大纲第一部分关于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规定,是制订第二部分关于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的基本出发点,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则是本大纲的主体部分。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都有。而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不一定体现。(注: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1.指定使用教材:蔡延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参考资料:

[1] 萨师煊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珊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3学分(不包含2学分的实践考核)。

  • 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个人自学、教师辅导、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来考核应考者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应考者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应考者在自学时尚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依据本大纲,学习好本课程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教师辅导、自学成才和社会助学的依据,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要求和范围,认真地系统地学习好指定的教材。

2)正确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一方面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内容、切忌猜题、押题。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发现重点、理解重点和掌握重点。否则,若孤立地去猜重点、背重点,不了解重点的来龙去脉,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应考者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要上好辅导课,课后要认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记忆好理解透。

3)正确处理好识记与理解的关系,要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欲学习好本课程,必须对其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公式、方法、原理及应用等)应能深刻记忆,但应避免死背硬套方法,欲记得牢、记得深刻,必须在深入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目的,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中。

4)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的关系。

本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及知识面广泛,但是,总是沿着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表现这一条主线来展开的。在深入学习好数据库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ASP程序设计原理、方法等的基础上,再结合科学实验和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网络数据库应用实例,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好本课程的最好方法。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在助学活动中应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建议学时如下: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4 学时

第二章 数据库需求分析                 6学时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14学时

第四章 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0学时

第五章 数据库实现                     6学时

第六章 数据库测试                     6学时

第八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6学时

第九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2学时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按大纲规定试题中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的比例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1)本课程考试方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100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本课程的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数据库设计题、综合分析题。

3)试题分为较易、中等难易、较难(偏难)、难度较大四个层次,其比例大致为2:3:3:2。

4)试卷中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必须指出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认识能力的层次又是一个概念,在各认识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各难易程度的级别中,同样会包含有不同认识能力层次,切勿混淆。

5)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数据管理经过了手工文档、文件系统和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2.SELECT进行模糊查询时,可以使用_______匹配符,但要在条件值中使用____或____等通配符来配合查询。并且,模糊查询只能针对字段类型是_________的查询。

二、单项选择题

1.已知关系:厂商(厂商号,厂名)         PK=厂商号
               产品(产品号,颜色,厂商号) PK=
产品号,FK=厂商号
       假设两个关系中已经存在如图所示元组:

厂商            产品

厂商号

厂名

 

产品号

颜色

厂商号

C01

宏达

 

P01

C01

C02

立仁

 

P02

C03

C03

广源

 

 

 

 

 

若再往产品关系中插入如下元组,能够插入的元组是(  )。

I(P03,红,C02)        II(P01,蓝,C01)

III(P04,白,C04)      IV(P05,黑,null)

(A) I,II,IV    (B)I,III     (C) I,II (D)I,IV

三、简答题

1.安装SQL SERVER 2000企业版有哪两种认证模式?有何区别?

四、数据库设计题

设有关系EMP(ENO,ENAME,SALARY,DNO),其中各属性的含义依次为职工号、姓名、工资和所在部门号;关系DEPT(DNO,DNAME,MANAGER),其中各属性含义依次为部门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的职工号。回答下列各题。

1.请用SQL语句,列出各部门中工资不低于600元的职工的平均工资。

2.请用SQL语句,查询001号职工所在部门名称。

3.请用SQL语句,将“销售部”的那些工资数额低于600的职工的工资上调10%。

五、综合分析题

学生选课系统,主要表有:学生基本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年月等),选课表(学号、课程号、分数),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所属专业、学分)要求:

1.用E-R图表示上述关系的概念模型。

2.写出SQL语句。

1) 查询所有选SQL课程的学生学号,姓名和专业。

2) 删除所有选择数学的同学的选课记录。

3) 查询有哪些课程没有被任何同学报选。

3.创建存储过程。

1) 能够查询出选修任何课程的学生信息及相应的分数。

2) 以表格的形式返回本课程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