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课程代码:10088)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15-08-19 18:42:28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31195

目录
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行为
第二节 社会环境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
第四节 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
第五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第六节 增强权能理论
第七节 社会支持理论
第八节 优势视角理论
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第四节 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第五节 个案管理
第六章 小组工作方法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技巧
第七章 社区工作方法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特点及目标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技巧
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 社会服务计划
第二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第三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第四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第五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第六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与公共关系管理
第七节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第九章 社会工作督导
第一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
第二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内容
第三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方法
第十章 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三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四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
三、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等综合知识与能力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本课程内容共分十章,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理论、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广泛、系统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在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服务及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岗位的需要。
三、本课程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次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一般章节为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是对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做了一个总的概述,介绍了关于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包括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及功能、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与主要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等。本章的知识贯穿于全书,学好本章可帮助考生理解其他章节的内容。
本章重点: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工作过程、构成要素;社会工作主要角色与主要服务领域
二、课程内容
1、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及功能
2、社会工作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5、社会工作的领域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过程
(五)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六)社会工作的主要角色
(七)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及功能
1. 识记:社会工作的目标、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2. 领会: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l. 领会:中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2. 领会:社会工作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领会:社会工作者的特征、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社会工作的领域
1. 识记: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及其服务内容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体系,以及介绍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和伦理守则。
本章重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守则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内容
1、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2、社会工作价值观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4、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二)中西方传统文化及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五)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六)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与特点
(七)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八)社工实践中的伦理难题
(九)处理伦理难题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十)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四、考核要求
(一)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 领会: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及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福利制度的变迁。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1. 识记: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2. 领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的具体内容、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 识记: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悉伦理难题的含义及实践中常见的伦理难题。
2.领会: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与特点。
3. 综合应用:利用伦理难题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对案例的处理方式进行选择。
(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1. 识记:社工专业伦理守则的含义与内容。
2. 简单应用: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实践应用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内同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和发展的特征及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本章重点:人类需求层次与类型;社会环境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基础;人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课程内容
1、人类行为
2、社会环境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理论
4、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人类需要的岑村和类型
(二)人类需要的相关理论
(三)人类行为的类型与特点
(四)社会环境的含义与特点
(五)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六)人类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八)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考核要求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 识记:人类需要的含义和类型、社会环境的特点与含义。
2. 领会:人类行为的类型与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理论
1. 简单应用:人类需求层次相关理论及应用、埃里克森人类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依恋理论、符号互动论、托马斯的情景定义、标签理论。
(三)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综合应用: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生理、心理及社会特征。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功能及常用社会工作理论的介绍。
本章重点: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増权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二、课程内容
1、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
2、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3、认知行为理论
4、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
5、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6、增强权能理论
7、社会支持理论
8、优势视角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二)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増权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领会: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二)基本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综合应用:理解与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的关键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理论取向及在实务中的应用。
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个案工作含义和技巧方法。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本章内容,注意掌握各种治疗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应用。
二、课程内容
1、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2、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4、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5、个案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个案工作的本质
(二)个案工作的含义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四)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五)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六)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七)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八)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九)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十)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十一)个案工作技巧
(十二)个案管理
四、考核要求
(一)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1. 识记:个案工作的含义。
2. 领会:个案工作的本质。
(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 综合应用: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应用。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1. 领会: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1. 简单应用:个案工作技巧
(五)个案管理
1. 领会:个案管理的内涵、特点、原则、过程及社工在个案管理中的角色。
第六章 小组工作方法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的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技巧等内容。本章是考核
的重点章节之一,考生需要注意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二、课程内容
1、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过程
4、小组工作的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
(一)小组工作的含义
(二)小组工作类型与特点
(三)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四)小组工作主要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五)小组工作各阶段的特征、任务及社工的角色
(六)小组工作技巧
四、考核要求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1. 识记:小组工作的含义。
2. 领会:小组工作类型与特点、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l. 领会:理解小组工作主要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三)小组工作的过程
1.简单应用:小组工作各阶段的特征、任务及社工的角色。
(四)小组工作的技巧
1. 简单应用:小组工作技巧。
第七章 社区工作方法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社区工作的特点、目标和原则,并介绍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及社区工作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本章重点:社区工作三大模式;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社区工作中的常用技巧
二、课程内容
1、社区工作的特点及目标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4、社区工作的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
(二)社区工作的目标
(三)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四)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五)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六)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七)社区工作常用技巧
四、考核要求
(一)社区工作的特点及目标
1. 识记: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
2. 领会:社区工作的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1. 简单应用:社区工作三大模式的实施策略、特点及该模式下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三)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1.领会: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四)社区工作的技巧
1. 简单应用:社区工作常用技巧(如与居民沟通的技巧、培训社区领导的技巧等)。
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为了介绍社会服务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人事、协调和控
制等过程。
本章重点: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志愿者管理的内
容与过程;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及筹资方式;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评估和关系管理的内
容;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二、课程内容
1、社会服务计划
2、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3、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4、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5、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6、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与公共关系管理
7、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和计划
(二)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及其运作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类型
(五)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六)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七)志愿者管理
(八)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
(九)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十)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
(十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十二)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服务计划
1.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和计划、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步骤与方法。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1.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类型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1. 领会: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的特征、类型、领导方式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1.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2. 领会:志愿者管理的特点与内容
(五)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1.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2.领会: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财务预算方法
(六)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与公共关系管理
1.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评估、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主要方法
(七)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1. 识记: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2. 领会: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第九章 社会工作督导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含义、对象、功能和内容,能够掌握社会工作督导
的原则、过程与督导技巧,熟悉个别、团体、同事督导等社会工作督导的3中方法,并需要考
生关注志愿者督导功能和内容。
本章重点: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含义、对象、功能和内容;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过程和技
巧;社会工作督导的三种方法。
二、课程内容
1、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与对象
2、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与内容
3、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督导在社会工作中意义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对象和内容
(三)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四)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
(五)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和技巧
(六)社会工作督导的一般过程
(七)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的技巧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与对象
1. 识记: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对象和类型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与内容
1. 识记: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2. 领会:督导在社会工作中意义、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三)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方法
1. 领会: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
2. 简单应用: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和技巧、社会工作督导的4个阶段和应用其中的技巧
第十章 社会工作研究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在社会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章节需要考生重点了
解社会工作研究的内涵、特性和功能,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基本范式、一般过程以及
几个研究方法等。
二、课程内容
1、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2、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3、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4、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
5、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
三、 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特性、类型、目的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
(三)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
(四)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五)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逻辑
(六)定量与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七)社会工作的具体研究方法
(八)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1. 识记: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特性、类型、目的。
2. 领会: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1. 识记: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逻辑。
2. 领会: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三)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1. 简单应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2. 综合应用: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应用。
(四)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
1. 综合应用:社会工作的具体研究方法。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及命题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本大纲对考核的要求是适当体现的,并与选用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
命题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目标来确定,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突出重点章节。不出死题,着重学生识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3月第4版。
四、本课程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本课程主要是考核考生对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考生运用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基础理论、方法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践运用的能力。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
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在通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学习。
多阅读相关的期刊论文和著作,扩展深化对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本课程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次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一般章节为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的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分别不少于8、6、4,即总学时不少于62。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史料,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二)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设计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规定
(一)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本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三)本课程考试题型有4种,分别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和案例分析。
(四)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五)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小军的父母平日基本不关心他的衣着打扮,对他的学习没有太高要求,对他迷恋
网络的行为也不闻不问。这种教养方式数据( )
A、溺爱型 B、民主型 C、支配型 D、放任型
二、多项选择题
1.(2013年)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其工作的具体目标有( )
A.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 B.促进居民的互助关怀 C.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D.挖掘整合社区资源 E.
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仅指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 )
四、简答题
1.请写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的特点及社工在其中担当的角色。
五、案例分析
1. 社会工作者接待了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琳琳。她所从事的是销售工作,工作中错综复杂的人
际关系让她感到很烦恼,她的情绪开始变得很低落。琳琳对社会感到很失望、害怕,而且所学
的专业是市场营销,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琳琳认为自己很差劲,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这份
工作。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前来向求助。
1)请分析案例中大学生琳琳所面临的问题。
2)假设你是案例中的社工,请利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帮助琳琳解决问题。